平衡石 在地質長河中曇花一現的奇觀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21年第06期 作者: 秦昭 嵇少丞
標簽: 地質地理

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托里鄉位于天山北坡的艾維爾溝中,矗立著一塊巨石。巨石重約20噸,整體呈上大下小之態,最令人稱奇的是,其底部與基巖的接觸部分面積極小,仿佛懸置在山坡上,當地人稱之為“懸石”。也有人為其附會了一些神奇的傳說,而稱其為“神石”。實際上,這是一塊天然形成的平衡石。攝影/陳德高
“伙計們,風動石沒啦!”視頻中拍攝者的心痛之情溢于言表。此時,距2020年底,河南省濟源市牛大寨峽谷中這塊風動石被發現才過了2個多月。就在這塊風動石成為新晉“網紅”、正吸引著游客紛紛慕名前來參觀時,就在當地記者“發現浙江、福建等地,都現存有風動石,大小不一,均成為當地的城市符號”、于是寫報道呼吁“期待更多的知情者、業內人士參與進來,深度還原、挖掘風動石的故事及真正奧秘”時,誰也沒想到,它竟然被人“撲通”一聲推下了懸崖。社交媒體上人們紛紛惋惜神奇景觀慘遭破壞,同時,有關風動石的各種討論也紛紛展開:風動石是一種罕見的地理景觀嗎?它是怎么形成的?風動石很容易被人推倒嗎……
風動石,在學術上更多被稱為平衡石,實際上它是平衡石里特殊的一類,是指可以晃動的平衡石——“風來石微動,風止石巋然”。有時,人用手掌也能推動風動石,讓其晃而不倒。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風動石下面的基座必須是堅硬的巖石,壓在松軟土壤上的巨石風是吹不動的;二是風動石形狀接近橢球或圓球,這樣風動石與基座巖石的接觸面積非常??;三是,風動石與基座的接觸面并不是平展的,往往有一個恰到好處的盤底狀的小淺凹。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小淺凹幫助了風動石在受到一定的外力就要失去平衡時,還能及時恢復平衡狀態,看上去像一個不倒翁。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